刘国明和李春华这对夫妻生活在重庆市,他们都是曾经的“老知青”,曾在云南西双版纳的荒山上,艰苦地度过了八年岁月。回忆起那段时光,刘国明常感慨万分。虽然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但他认为,最让自己难以原谅的,还是做了一件极为糊涂的事情。那件事,成为了他们夫妻一生难以治愈的伤痛。
回忆起往事,尤其是当年前往云南支援边疆建设的情形,刘国明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每当这些往事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现,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特别是1971年那个春天,他与李春华共同踏上了离开重庆的列车,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涯。那时候,他们都才十八岁,刚刚从高中毕业,虽然未完成学业,但他们热血沸腾,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了风光明媚的西双版纳。
来到西双版纳后,他们被分配到景洪县的橄榄坝农场,开始了艰辛的工作。那时,他们的任务是砍伐荒地、烧荒、开垦土地,并栽种橡胶树,这一切都在为国家的建设出力。砍坝烧荒,挖树穴的工作,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谁也无法想象它的艰辛与劳累。几天下来,刘国明和李春华的手上布满了水泡,连握刀的力气都没有,哪怕碰到刀把,也是火辣辣的疼痛。
刚到农场的日子里,他们住在简易的草棚里,晚上常常因身体的疲劳和不适,难以入睡。透过屋顶的茅草,望着漫天星光,李春华常常忍不住泪流满面。那段时光的劳动强度和艰难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也超出了他们的承受极限。无论再如何困难,他们都只能咬牙坚持,因为一旦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幸好,刘国明始终在她身边,给她鼓励和关怀,这使得李春华渐渐适应了这片艰苦的土地,身体也日益变得更加结实。
展开剩余77%时光飞逝,转眼来到了1975年春天。因为字写得好、劳动表现积极,再加上刘国明是高中生,他被调到了农场的分场场部,负责宣传工作,不再参加一线的生产劳动。而李春华也被安排到了苗圃工作,负责育苗管理。苗圃的工作相较于砍伐树穴,轻松了不少,虽然劳动量仍然很大,但比起前期的重活,已经算是宽松多了。
在农场的空闲时间,刘国明常常去苗圃看望李春华,偶尔还会替她做些零散的工作,让她休息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情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同学关系,逐渐转变为更加亲密的情侣关系。
1977年1月,刘国明和李春华一同回重庆探亲。当时,李春华的母亲对她说:“春华,岁数也不小了,婚姻的事你也得考虑了。”李春华的心情有些复杂,她告诉母亲:“妈,国明对我很好。”李春华的父母了解了她和刘国明的关系,并表示支持他们的恋爱和婚姻。刘国明的父母也很喜欢李春华,还邀请她家里人一起吃了一顿饭,从此,他们的恋情也在双方父母面前有了定论。
1978年夏天,受同学们影响,刘国明和李春华也报名参加了高考。因为他们离开学校已经很长时间,基础知识几乎忘得一干二净,尽管努力复习,考试成绩依然很差,结果两人都没有考上大学。对刘国明来说,这次失败让他产生了深深的自卑,觉得自己这一生与大学无缘。
然而,1978年秋天,李春华发现自己怀孕了。刘国明一开始觉得未婚先孕不太体面,想让李春华打掉孩子。然而,李春华认为既然两人早晚会结婚,怀孕了就顺便办婚姻登记,于是,他们决定领取结婚证,成为了合法的夫妻。只不过,农场的同事们都不知道他们未婚先孕的事,连家人也未曾告知。
1979年春天,随着知青返城的消息传开,刘国明和李春华也急了起来。尤其是当他们得知结婚的知青不能返回城市时,他们心里的焦虑愈发加重。此时,李春华即将临产,他们夫妻俩越发担心。终于,1979年5月下旬,李春华顺利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然而,当知青们陆续返回城市时,刘国明和李春华却并不高兴,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未解的疑虑和不安。
就在此时,农场的老职工张大娘送来了三十个鸡蛋和两斤红糖,张大娘的丈夫是农场的资深职工,刘国明十分尊敬他。李春华看见张大娘,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向她倾诉了自己的困惑和担忧。她担心带着孩子回到重庆,孩子的户口问题可能无法解决。张大娘安慰她说,因为她和刘国明都是重庆人,所以回重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带着孩子回去是否能落户。
最终,张大娘建议他们,如果不打算带着孩子回重庆,可以为孩子找一个好人家收养。经过几天的纠结,刘国明和李春华最终决定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张大娘很快找到了一户无儿女的好人家,并带着二百元的营养费来到刘国明家。李春华拒绝了张大娘的营养费,自己拿出了三十元,交给她,希望她能照顾好孩子。
送走孩子的那一刻,李春华和刘国明在地上痛哭流涕。几天后,李春华跑到张大娘家,恳求她将孩子带回来。但张大娘劝她三思,带孩子回重庆可能会面临孩子无法落户的问题,且养父母也并非恶人,孩子在他们的家里应该能够过得好。
这段日子,夫妻俩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最终,他们没有再要回孩子,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到了重庆,开始了新的生活。尽管生活逐渐平稳,李春华依然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哭泣,她始终无法忘记那个留在西双版纳的女儿。
多年后,1995年,李春华和刘国明决定回到西双版纳寻找那个失去的孩子,然而,张大娘和丈夫早已去世,他们再也无法得知孩子的去向。尽管他们多次寻访,当地的村民也表示并未听说过这件事。李春华心中充满了悔恨和遗憾,她后悔当初没有问清楚孩子的养父母的详细信息。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夫妻俩没有放弃寻找女儿的希望。直到去年夏天,李春华在街头遇见了一位与自己有些相似的女子,她忍不住上前与对方搭话,希望这位中年女子就是自己的女儿。然而,那女子来自湖南,和李春华的女儿毫无关系。
直到今天,刘国明和李春华依然在坚持寻找他们失散多年的女儿。刘国明坦言,这段经历已经成为夫妻俩一生难以愈合的伤痛。曾经那个错误的决定,成了他们一辈子的自责和悔恼。
就在近日,刘国明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张大娘的儿子,他告诉刘国明夫妻,若有时间可以去一趟西双版纳,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可以当面谈谈。刘国明因刚做完手术,计划先休养几天再与妻子一起去西双版纳。而李春华则迫不及待地多次打电话询问究竟,希望能够从中
发布于:天津市富华优配-168股票配资网-最新股票配资app官网-配资知名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