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初延曾介绍过两当起义的领导人物,今天我们继续介绍靖远起义的主要参与者。靖远起义是继两当起义之后,我党在甘肃省发动的第二场武装起义,这场起义是西北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与两当起义不同,靖远起义是在国民革命军甘肃警备第3旅内部展开的。这次起义由谢子长和张东皎统一指挥,秘密筹划建立陇东革命根据地。由于起义筹备时间紧迫,且领导人未能迅速到位,最终靖远起义未能成功,遭遇惨败。
那么,靖远起义中担任连级以上军官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靖远起义共分为前后两次兵变,第一次兵变发生在1932年5月,第二次则在6月展开。谢子长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张东皎则是起义军党支部书记,起义军内结构清晰,人员安排严密。
甘肃省宣慰使署警备第3旅中,副旅长是张东皎,团长牛化东,副官长李罕言,参谋主任孙作宾,军法主任王儒林,执法队队长为石子健。中共驻靖远特别支部由书记张东皎带领,副书记为苏醒民和高岗,委员包括靖任秋、黄育华、李树林、薛应昌以及王儒林。
展开剩余74%中共驻靖远团党委书记是张东皎,副书记牛化东,士兵支部书记为石子健,校官支部书记李罕言,教导队支部书记为苏醒民。张东皎,陕西横山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曾任宁夏骑兵第4师8旅15团中校团附和靖远起义军第2支队支队长,是陕北红军的重要领导者,起义前担任甘肃警备第3旅副旅长,直接听命于杨虎城。
靖远起义爆发后,张东皎被旅长王子元逮捕。因谢子长与王子元有交情,谢子长设法营救,张东皎成功出狱并逃脱险境。1932年5月至6月,张东皎在靖远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但于当月30日英勇牺牲,年仅29岁。
牛化东,陕西定边人,19岁参加革命,曾任陕军新编11旅参谋长、银川军分区司令员、宁夏军区参谋长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11旅副旅长,是新中国开国少将。起义前,他长期在陕军中负责兵运工作,曾担任靖远团党委副书记。
起义失败后,牛化东奉命潜入陕军新编第11旅,后在胡宗南进攻延安时临阵起义,成为著名将领。解放后,他长期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1995年11月2日于银川病逝,享年89岁。
王儒林,甘肃靖远人,1926年考入甘肃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曾任西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甘肃省民众联合处总务科长、驻迪化办事处处长、西北军骑兵第5师参谋等职。作为参加过新疆解放运动的革命家,起义前,他长期在陕军中主持兵运工作,深受谢子长等人信任。
靖远起义后,王儒林奉命进入马家军骑兵军任职,期间组织西北抗日义勇军,秘密筹建党的兰州支部,大大增强了我军实力。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甘肃省农业厅林业局副局长,享有副局级职务。1993年1月23日在兰州病逝,享年88岁。
靖任秋,江苏铜山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曾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南昌起义军24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河运总局局长、晋冀鲁豫中央局联络部副部长等职。作为著名地下情报领导者,革命时期他长期主持杨虎城和孙殿英部的兵运工作,曾任新5军暂编第4师副师长。
靖远起义后,靖任秋奉命潜入敌军内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时,他策动高树勋部与廖运周起义,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功臣。解放后,他曾任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是国家交通部党组成员及华东局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享有副部级职务。1996年5月3日病逝,享年91岁。
靖远起义成功后,起义军被整编为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第4支队,总指挥由谢子长担任。第4支队代理总指挥为吕振华,政委焦维炽,委员李慕愚。起义军第1大队大队长是曹炳奎,第2大队大队长为张秀山。
李慕愚,陕西渭南人,曾参加渭华起义,任西北抗日义勇军总政委、西北民主联军38军17师副师长、十七路军独立46旅738团少校团附、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作为靖远起义的重要领导者之一,起义失败后,他奉命转入十七路军,曾担任杨虎城将军副官。
解放战争期间,李慕愚协助赵寿山领导38军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二野13军38师副师长和青海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享有副部级职务。1991年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81岁。
靖远起义是陕甘革命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武装起义,它有效打击了甘肃军阀势力,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支光荣的起义队伍,必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记忆中。
发布于:天津市富华优配-168股票配资网-最新股票配资app官网-配资知名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