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城”国际文化沙龙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兰花奖获奖嘉宾代表、国际评委,文化学者、国际传播专家、中外媒体记者及相关单位代表等参加活动。
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峰致欢迎辞,她希望第二届兰花奖“走读中国”参访活动成为“尔滨”与世界携手的新起点,伴着兰花奖的芳香四溢,推动哈尔滨的声誉更加闻名遐迩,在彰显中国魅力、龙江风采的同时,奏响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时代强音。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在致辞中表示,“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都”国际文化沙龙,是兰花奖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期待中外朋友积极参与,为兰花奖的品牌塑造和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共育兰花盛开,共建交流平台。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尚军在致辞中通过绿色、金色、白色、蓝色等色彩推介黑龙江的多彩魅力。他表示,在黑龙江,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它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的精彩篇章。通过“走读中国”参访活动,希望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展开剩余66%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兰花奖秘书处秘书长陈实表示,以“兰花”为名奖掖获奖者,既是对获奖者品格和成就的典雅礼赞,也蕴含着兰花奖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初心。兰花奖不仅是评选表彰,更是搭建国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高端平台,不断弘扬传递“兰花精神”,将兰花奖打造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文化之奖、友好之奖、合作之奖。
在主题交流环节,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第二届兰花奖评委会副主任委员郭卫民表示,人文交流是促进不同文明相互联系、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兰花奖获奖者、参评对象的事迹,看到他们为中外文化交流、人类文化事业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卓越贡献和积极努力,也让我们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冬梅表示,兰花奖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彰显了中国对多元文明的尊重与包容。希望以兰花奖为平台,扩大文明对话的“朋友圈”;以城市为窗口,打造文明互鉴的“示范地”;以民心相通为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
巴基斯坦总理中国特别代表、第二届兰花奖获奖者扎法尔·马丁·马赫默德曾经到访哈尔滨,他表示,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此次活动让他对哈尔滨现代化发展和文化历史都有新的认识,希望更多人了解理解中国,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第二届“兰花奖”评委会专家评委王波表示,“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城”的主题很动人,正如文明的魅力在一次次相遇与理解中延伸。开放、包容、多元是哈尔滨的城市底色,在这里既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韵味,又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交流,希望这里的文化魅力在共鸣中被感知,在交流中被传播。
2025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大提琴评委安妮·加斯蒂内尔表示,音乐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跨越国家、民族。艺术家通过演奏乐曲讲述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故事,唤起观众们对美好情感的心灵共鸣。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第二届兰花奖获奖者托马斯·拉贝表示,拉贝家族将传承世代和平友好的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中外对话交流环节,第二届兰花奖获奖者代表法国知名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先生、英国视频创作者司徒建国、尼日利亚首位女火车司机白杨,来自第二届兰花奖获奖机构费城交响乐团代表王一迅以及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德温德尔·库马尔结合各自工作分享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走读中国”参访活动的亲身感受。
7 月 11 日至 14 日,第二届兰花奖“走读中国”参访活动在哈尔滨举办,“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城”国际文化沙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来源:哈尔滨市委宣传部)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于:北京市富华优配-168股票配资网-最新股票配资app官网-配资知名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